1111找工作 APP

精準媒合高效求職
3.6萬
立即安裝

202

新竹縣竹北市|社會福利機構|員工16人

image

【公司簡介】 新竹愛鄰協會在新竹區設置綠光種子教室,免費提供中低收入戶或清寒、原住民、單親、外配、隔代教養、急難家庭…等之弱勢家庭孩童,執行課後安親陪讀計畫。本計畫由協會自聘班主任/專任老師/鐘點老師及志工,在新埔、二重、竹東三個點,目前總共服務150多位孩童,盼望將來可以服務更多孩童。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 婚前服務:婚前準備課程、促談 • 婚姻服務:夫妻成長、協談  • 親職教育:如何教養孩子系列課程、諮商及輔導 • 弱勢族群:弱勢家庭孩童免費陪讀、銀髮族關懷、更生人關懷 • 生命教育:品格教育、青少年關懷、環境教育 【福利制度】 1.三節獎金及禮劵(端午 中秋 年終) 2.完整教育訓練及師資培訓 3.團體保險補助 4.體檢補助 【經營理念】 邁入廿一世紀,全球化的趨勢加速了社會變遷多元價值衝擊著個人,也帶來更複雜的家庭與社會問題有人因而憂心,有人則變得冷漠。 然而,平安與快樂,仍是人們心中不變的渴望要圓這樣的一個夢,其實不難只要你願意,改變環境的種子,原本就在你我的手中點亮一點星星之光,我們化身「新竹縣愛鄰社區關懷協會」從小事、從近處開始,一點一滴為社會營造長遠的福祉與希望。 以家庭為主軸,我們深入社區 致力於兩性、婚姻、親子關係的成長教育提供兒童、青少年、成人、老人等不同生命歷程所需的服務同時也對特殊家庭與弱勢族群給予關懷照護愛鄰熱愛這塊土地,更期許扮演一個扭轉社會風氣的關鍵角色因此,我們本著「預防重於治療」的觀點持續推動前瞻性的服務工作,積極結合社會各階層的各類資源共同發揮互助精神,把愛化為行動把希望的種子,散播到社會每一個角落。

台南市新營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170人

image

設立目的:以舉辦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宗旨 服務工作:老人養護中心 身心障礙養護中心 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居家照顧服務 照顧服務員職業訓練 設立日期:民國93年1月6日 經營理念 專業服務、用心回饋 社會年齡層老化現象、及家庭組織結構的改變,造成老人及失能者照顧問題的產生,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成立萬安養護中心外,希望萬安集團能更全面、更廣泛提共良好的環境與服務,為老人及社會福利方面,善盡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

金門縣金沙鎮|社會福利機構|員工70人

image

一、緣起與善願 創辦人施美珠出生於金門,早年曾受炮火之洗禮,對生命有深切之體認,遂投身於心智障礙教養工作二十餘年,有鑒於金門地區為數甚多生活無自理能力的心智障礙均需飄洋過海、舟車勞頓輾轉送至其他縣市造成探視不易,親子關係之疏離,為使金門地區之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皆能獲得妥善之照顧,於民國90年返回故鄉設籌立「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並於94年設立金門縣第一所教養身心障礙之機構。 「金門縣私立晨光教養家園」 創辦人的戰亂困苦成長的經歷轉化為一生懸命的意志,在人力物力匱乏的金門小島,晨光家園從無到有歷經15年的奮鬥與成長,容了多少身心障礙者家庭的悲歡離合,工作夥伴的奮鬥心血、還有來自各界點滴捐助的最大善意,創辦人於此向所有曾經陪伴支持我們的每一個人丶每一個善念、每一滴資源,深深的致上最崇敬的謝意,是你們的同行,才能成就這個善願。沒有單一的個人可以成就這些,所以『晨光』的任何成就與榮譽,都要歸諸於你們,這是我們共同的善願。 二、逆境與突破 晨光家園設立當時本擬善用現有公有建築資源,活化公益使用並避免閒置,惟設立當時歷經多年波折,在評估全部可設置之公有閒置建築均無可能之後,方以創辦人之土地捐贈作為機構設立之用地,並開始著手變更編定丶規劃設計建築並申 請設立許可等諸多工作,歷經多次修正變更,方符合當時法規得以興辦籌設。按晨光家園位居偏遠離島,是以設立之前金門從未有任一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民間資源必須自主獨立,然歷年來法令修正更動頻緊,並未考量離島偏遠地區社會福利資源不足之情況,未能以平衡落差方式補其殘缺,法規修正及規定之結果,反而弱化小型機構之基本生存能力。 所幸這些年來我們的努力終於在歷次的評鑑中被看見,被肯定,回首我們走過的這些來時路,我們面對逆境仍然契而不捨,我們繼續努力,我們持續成長。 三、轉型以求永續穩健 晨光家固能於逆境中持續經營成長,除了政府的支持及各界的援助、最大的願力來自於我們的憨兒,他們的弱勢,他們的基本需求,鞭策督促我們繒續前進。身心障礙者與我們社會大眾平行並存,為他們服務的需求亦永遠都在。在這永無止境服務過程中,晨光家園必須轉型,隨著政府政策法令,也隨著臺灣實質已步入高齡化社會的現實而轉型。 四、晨光歷程 民國90年 設立『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94年 成立金門縣第一所私立教養機構,『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金門縣私立晨光教養家園』專事教養心智障礙者。 民國100年 接受金門縣政府委託辦理金門縣蘭湖日 間照顧服務中心,為失能、失智長者提供有如家人般溫馨、快樂的第二個『家』。 民國107年 晨光基金會在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終於以多年的實續及在地服務的熱誠,通過了專業嚴謹的審查,獲得公辦民營的機會經營管理「金門縣福田家園」提供24小時全日型住宿服務,使身心障礙者透過專業完善的服務與學習,發揮個人最大的潛能。 民國108年 開辦長照業務-失能長者交通車接送服務。 民國109年 開辦身心障礙者喘息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民國110年 開辦失智症照護據點-拾憶小築。 15個年頭過去了,我們不曾膽怯、不曾退縮,晨光基金會在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終於以多年的實續及在地服務的熱誠,通過了專業嚴謹的審查,獲得公辦民營的營運機會,在順利所有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轉銜至福田家園後,晨光家園暫時畫下句點,轉型為長照機構。值此社會老化,長照服務需求陡增之際,本會提供自身機構在地實務經驗,秉持全人照護的理念,使在地的長者安心終老,落實在地安養、在地老化的長照政策目標。

桃園市龍潭區|社會福利機構

image

本院於民國85年4月創設於「桃園縣平鎮市新榮路43號」,於97年5月遷入現址「桃園縣平鎮市新光路三段129號」,預計110年上半年搬進新院區「桃園市龍潭區竹龍路138巷66號」。服務人數40人,服務十八歲以上,中、重、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及多重障礙者,提供24小時全日型住宿服務。

台北市萬華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220人

image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 人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由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耕莘醫院、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有感於目前國內失智症照護需求與日遽增,而共同發起成立。  本會秉持耶穌基督博愛的精神及天主教機構一貫的【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四全照顧理念,期為失智長輩打造一個愛的世界,讓他們活的更有品質與尊嚴。我們的「全人」意指綜合性之照護;即應考慮長者身、心、靈各方面的需求 。「全程」意指持續性之照顧;即有關長者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過程都應照顧。「全家」意 指以家庭為中心之社區式照顧;不僅長者連其家屬都應被關懷和照顧。「全隊」意指團隊化之照顧;透過不同專業之合作提供整合性之高品質服務 。  本會設立之初,即著手積極籌劃全國第一家專責型失智症照顧中心–「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於民國九十年三月開始提供失智症長輩住宿型、日間照顧型及暫托型等各項服務。緊接著,本會將服務觸角由機構型態轉向社區服務,開辦萬華區送餐服務,並於同年分別開始承接台北市及新北市的居家服務。基於服務多年的經驗,我們也開辦各項相關失智症的照顧訓練課程,如失智症家屬照顧技巧訓練班、全國失智症專業人員暨照顧服務員訓練等。民國九十七年六月,接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辦台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為社區長輩提供綜合性的服務。

新竹縣湖口鄉|社會福利機構

image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五福社會服務協會的工作行列。

新竹縣湖口鄉|社會福利機構

image

香園教養院於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三日由蔡永勳先生創辦,「香」是取其先慈之閨名,「園」乃來自其封翁之名諱,故名香園,以永懷尊親養育宏恩,以回饋社會、澤被智障為宿願。 創辦人蔡永勳先生:在六、七十年代,台灣成衣業正蓬勃發展,有感於製衣技術之專業化,當時擔任台灣區製衣工會理事長,乃拜訪當時內政部長邱創煥先生,慨允核撥經費肆佰餘萬元於台北縣林口鄉創設台灣製衣技術訓練中心,栽培優秀技術人才,投入生產行列。民國七十六年,蔡董事長為澤被智障者之宿願,並遂家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理念,於湖口鄉創辦香園紀念教養院,籌備期間,承蒙時任台灣省主席邱創煥先生及社會賢達人士鼎力協助,香園得以順利開辦,隨後配合社會之殷切期望與需求,於民國八十七再創設新豐分院,以嘉惠更多智障者之教養及訓練責任。 香園院區佔地近8000多坪提供職業訓練、實習生產、住宿與教養服務,也開啟了我國一所完整體系的特殊教養機構~香園紀念教養院。 本院以推廣特殊教育與增進心智障者之權益為目的,並依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及「特殊教育法」服務身心障礙者,再依其學習障礙不同,規劃設計 I. S.P個案教養計畫,訓練生活自理、生活常規、學習倫理道德規範、技能訓練及適應力培養為主,扶助其自立更生乃至回歸社會。

新北市板橋區|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30萬元|員工125人

image

本會創立於民國84年,原名稱為新北市身心障礙者福利促進協會,因應社會需求不斷改變,本會為擴大服務的範圍及服務對象,遂更名為社團法人愛福家協會。 本會成立29年來,服務內容從早期的身障者服務擴大為長期照顧服務,服務範圍除雙北地區外,目前已擴大服務範圍至桃園市、金門縣等。多年來的服務經驗獲得縣市政府的肯定,迄今已成為台灣長照服務政策的重要推手,也是亞洲各國專業人士來台參訪的重要單位。 本會服務項目及服務據點包含: 一、身心障礙家庭資源中心:樂融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三重區)。 二、居家服務站:板橋站、瑞芳站(含社區關懷、送餐與活動辦理)。 三、社區長照機構:現有新莊愛活樂園社區長照機構、中和大同公共托老中心、台北市中正區多元照顧中心、板橋愛活樂園社區長照機構、新莊新豐公共托老中心、成功愛活樂園社區長照機構、桃園市私立八德大湳社區長照機構、金門縣私立安岐社區長照機構等八處。另有永和愛活樂園社區長照機構、新板愛活樂園社區長照機構兩處即將籌設完成。 四、整合式社區照顧:台北市石頭湯據點。 本會累積長期服務經驗並建立良好服務口碑,是獲得縣市政府邀請及民眾指定服務之績優單位。整體營運穩定,員工人數近兩百人,服務人員的年資超過五年以上者達70%。有鑑於台灣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誠摯邀請您加入愛福家團隊,一同關懷並服務你我身邊需要協助的老人,讓老人家能在社區健康老化、安享天年。我們提供員工完整的訓練及福利制度,包括資深員工經驗傳承/現場指導、員工制服、服務耗材、在職訓練、輪調及升遷機會、久任獎金及旅遊津貼補助等。誠摯邀請對長照服務產業發展有興趣的夥伴加入我們的行列,歡迎您來和我們聊聊,一起成為台灣長照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台南市永康區|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1,300萬元|員工200人

image

我們的目標:  身心障礙者為社會上弱勢的一群,由於他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或心理缺陷,亟需社會大眾關懷與照護, 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及人性尊嚴,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人間溫馨的一面,進而扶助他們能公平參與社會生活,期望能盡一己之力,協助解決身心障礙者家庭與社會的問題,更冀望能予身心障礙者妥適及完善的照護,使其也能獲得「人」的尊嚴。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服務內容: (一) 關於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事項。 (二) 關於老人福利服務事項。 (三) 關於兒童福利服務事項。 (四) 關於青少年福利服務事項。 (五) 關於婦女福利服務事項。 (六) 關於急難求助服務事項。 (七) 關於附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機構事項。 (八) 關於人力培訓管理執行事項。 (九) 關於志願服務之辦理及推廣事項。 (十) 關於接受政府機關委辦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事項。 (十一)其他有關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事項。 福利制度 1.員工旅遊 2.員工教育訓練 3.績效獎金 4.不定時聚餐 5.婚喪喜慶補助 6.享勞健保 7.加班費 8.督導周休二日,見紅休 9.員工制服 10.勞退新制 11.員工尾牙 12.年終獎金 13.簽約獎金 14.公務機 15公務車

宜蘭縣宜蘭市|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1,000萬元

image

本會以辦理社會福利為慈善事業宗旨,辦理下列各項目的事業:一、辦理公益勸募活動以協助宜蘭縣內具公益性質之社會福利機構、團體籌募所需經費。二、補助宜蘭縣內具公益性質之社會福利機構、團體推展各類福利服務活動及充實其設施設備。三、依兒童少年福利法、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社區福利服務相關法規等興辦之事業。四、推展公益勸募有關專業研究、教育訓練及人才之培訓。五、接受主管機關指導辦理事項。六、其他有關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事項。

台北市文山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3,300人

image

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以「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為服務宗旨。有鑑於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超過百萬人,且有七成以上是後天因素所造成,伊甸將繼續為弱勢族群爭取權益,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推動全人關懷,讓福音與福利得以實踐。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28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二成為身心障礙者,且超過九成為第一線直接提供弱勢服務的社會工作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伊甸在全台共有19縣市超過80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及弱勢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越南胡志明市(2005)、永隆市(2005)、茶溫縣(2006)並成立海外分會。 從伊甸創辦開始,身心障礙服務即為伊甸服務的核心,而隨著早期療育觀念與服務的推廣、身障老化及人口高齡化的趨勢,陸續將服務對象拓展至發展遲緩兒童及高齡長者。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   在社教宣導方面,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首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迄今仍持續透過志工活動、校園宣導進行無障礙體驗,更自2014年起每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藉著社教活動分享友善無礙的理念。 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 從為身障者發聲爭取權益,到進入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進而跨入國際,伊甸目前在全國超過80個服務據點,每年服務4萬個身心障礙及弱勢家庭。

新竹市東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70人

image

一、從事推廣社會福利服務工作、促進人類福祉。 二、關注社會弱勢族群,包括身心障礙者、兒童少年、婦女、老人。在身心障礙方面提供個案管理、職業重建及各項權益推動等服務;兒童少年及婦女方面提供福利服務及相關保護服務工作;老人方面則提供居家、社區及各項福利服務。最終提升問題預防能力,增進生活品質。 三、重視社會福利專業人員發展及研究,提昇其專業技巧及知能,以嘉惠服務使用者。

桃園市楊梅區|社會福利機構

image

SOS CHILDREN’S VIIAGES 係為全球非政治與非宗教的獨立組織,總會位於奧地利,此組織係出自奧地利漢門曼諾博士〈Dr. Hermann Gmeiner〉所創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目睹戰時孤兒和難童的慘狀,並於1949年在奧地利鐵洛兒省茵姆士特鎮〈Imst , Tirol〉建立第一個小家庭式的國際兒童村,收容失依失怙的兒童,使她們重獲家庭的溫暖。 國際兒童村應用「SOS」信號,其意為「拯救孩子們的靈魂」,也就是說兒童村以拯救孩子們的靈魂為宗旨,其目的在使無依孤苦的兒童得到溫暖的家庭、衣食、母愛及友愛,成為有感情的人,以彌補孤兒心靈上的創傷,進而使他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目前SOS組織已遍布全世界共有133餘國。台灣國際兒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 of Taiwan)成立民國59年,立案於民國61年,登記為財團法人,土地為國人捐贈,房舍則為SOS奧地利總會斥資興建,早期以收容照顧孤兒及棄嬰為主,民國80年因應社會變遷及需求而轉型為安置受虐兒童及行為偏差兒童為主迄今。

台南市學甲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50人

image

用愛推動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與融合教育   民國47年,天主教瑪利諾會甘惠忠神父,從美國乘著船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宣教,他在這塊土地上看到了許多孩子和小耶穌一樣,他們的誕生沒有得到大眾的祝福,只因為他們在生理上有或多或少的缺陷。   為了不讓這些爸爸媽媽,孤獨又無助地面對特殊孩子所帶來的無奈和衝擊,86年甘神父於臺南市學甲區創立伯利恆文教基金會,附設「臺南市溪北區嬰幼兒發展中心」及「慈母非營利幼兒園」,並承接臺南市政府政府委託辦理「第1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管理中心」,共同協力推動發展遲緩嬰幼兒早期療育與融合教育。   本會提供對臺南市溪北地區0~6歲一般幼兒、發展遲緩幼兒及身心障礙幼兒日間療育、時段療育、復健訓練及資源連結等早期療育服務;並落實學齡前融合教育,提供一個多元刺激的學習環境,讓發展遲緩幼兒與一般幼兒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異同,真心接納和包容,進而造就和諧共融的社區。

台南市永康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135人

image

弘福協會於101年11月17日立案,結合政府政策、社會資源,承辦主管機關委託之社福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長照服務使用者多元化的支持與服務,我們擁有豐富經驗、高專業及高素質的優秀團隊。 一、我們執行多元化的服務 弘福協會提供民眾多元化的長照服務,包含社區整體照顧服務【A單位】(學甲區、新市區。永康區)、居家服務(臺南市十二區)、日間照顧服務(新市區、北門區)。 二、我們的評鑑成績(最新) 111年新市日照評鑑優等 三、我們重視員工培訓 弘福重視員工的專業素質及知能提升,致力提供員工學習及成長的空間。設立教育訓練部門,聘用專職教育訓練人員,依據不同部門、不同職種的員工,依其業務需求,規劃辦理完整的年度教育訓練。 四、我們有人性化管理 弘福有暢通的溝通/意見反映管道,致力提供員工良好的工作環境及薪資福利制度,滿足員工階段性生涯規劃發展之需求。 五、我們的服務據點: 居家服務機構:臺南市永康區北灣里大同街28號2樓,電話:06-2058167 北門日間照顧機構:臺南市北門區北門里舊埕66號2樓,電話:06-7862531 新市日間照顧機構:臺南市新市區新和里忠孝街189號2樓,電話:06-5895007 學甲社區整體照顧服務(A單位):臺南市學甲區寶發路368號2樓,電話:06-7838871 新市社區整體照顧服務(A單位):臺南市新市區新和里忠孝街177號,電話:06-5892433 永康社區整體照顧服務(A單位):臺南市永康區西灣里國光六街8號,電話:06-2071187

1.歷史沿革:  本會成立於93年3月3日,乃是爲了紀念張秀菊女士(1946~1993)慈悲助人、犧牲奉獻的精神而成立,張秀菊女士為張家之童養媳,故從夫姓,童年及少年時相當刻苦,默默承受著不公平之對待,雖家務及家計負擔沉重,但從不怨天尤人,只要他人向張女士求助,即便身邊僅剩一個饅頭,也會先施予他人,但上天卻妒英才,張女士因操勞過度而往生,享年四十七歲。  本會董事長張良卿先生即為張女士之長子,自小跟著張女士至香菇寮工作,看著張女士為了賺錢餬口受盡委屈與困厄,但只要有餘力一定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故張董事長秉著張女士之遺訓,繼續將張女士對世人的關愛及協助的精神化為綿延之力量。  2.本會宗旨:  秉持張秀菊慈悲助人、犧牲奉獻精神,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穩定的生活環境,協助弱勢不幸的兒少獲得順利發展與社會參與的機會,在一個健康友善的環境中成長茁壯。  3.願景:  成為一個有品格、有效能的非營利機構,透過專業的服務,協助弱勢族群,發展良好的生存能力,適應社會環境,共創祥和社會。  4.核心價值:誠實、負責、勇氣、創新、貢獻、堅持。

暫不提供地址|社會福利機構

image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的工作行列。

台北市大安區|社會福利機構|員工100人

image

雙福基金會於91年在全國老化最嚴重的嘉義縣市開展老人居家服務,開辦之初即將全人照顧(身、心、靈)的服務理念,陸續推展各項服務工作,如失能老人居家服務、獨居老人送餐服務、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晨光智能發展中心…等。   106年,雙福基金會看見北部弱勢族群的需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六都中的大桃園地區,陸續展開各項服務,如機構長期倡導服務、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認知休憩站、志願推廣服務…等。本會秉持熱誠服務、展望福利的理念,深化社區走入人群,落實雙福基金會傳遞愛與關懷,將需要傳送到「被遺忘在角落的弱勢族群」。

彰化縣彰化市|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5,000萬元|員工50人

image

民國四十年代,為慈生草創初期,那時社會民風保守、民智未開且資訊不發達,經費來源有限,憑藉著創辦人夫婦(楊老居醫師及楊紅綢女士-前彰化市議員)之愛心與回饋社會之熱誠,將孤苦失依的兒童當作是自己的孩子收養在住家內,大家便像一家人一起生活著。民國五十年代,因社會上流離失所之兒童日益增多,以致創辦人之住家已不敷使用,在與彰化地方仕紳研議下,由創辦人與董事合資購買土地,將失依兒遷移安置於現址。無論在當時與現今,相較於其他社福單位,有教會體系之支援及協助,是慈生較特殊與孤獨之處,要永續經營需要創辦人及董事們無比奉獻的決心及深耕地方所創造之口碑讓社會大眾共襄盛舉。民國69年,創辦人有鑑於專為身心障礙者提供服務之單位較少,開始為身心障礙者提供收容教養服務,至此本院之服務區分為啓智教養所及育幼所。73年,在董事們的大力資助及本院一本勤儉刻苦處事原則下,自籌建構啟智大樓,提供重、極重度身障者更高品質的專業服務。而七十年代中期,政府開始重視社會福利服務,社會大眾也開始接納較弱勢及不幸的人們,到此本院之相關服務開始撥雲見日。民國九十年代,本院之服務進入專業要求之時期,無論在人力配置、專業設備及人員素養上,戮力逹到內政部及相關單位之評鑑標準。因此94年內政部評鑑成績為甲等,97年內政部評鑑成績更提昇為優等(95~96年彰化縣政府評鑑皆為優等)。目前啓智所服務人數共計約150人,96%之個案24小時住宿於院內,其中近65人是無家可回。而育幼所服務人數為13人,皆為失依、家暴、性侵等需心理輔導之兒童及青少年。

高雄市前金區|其他醫療保健相關

image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有限責任高雄市滿緣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的工作行列。 發展歷史:滿緣看護派遣中心成立於2008年,服務於高屏地區各大醫院和無數個家庭,本中心預見於台灣各地醫療人力不足之現象相當普遍,導致許多醫護人員工作時數超標,在此高壓力與高工時的環境下,身心俱疲,醫療品質和醫護人員的健康都令人堪憂,醫療糾紛的問題亦層出不窮,造成了民眾與醫護人員之間無形的高牆,在多重壓力下,造成護理人員嚴重流失,惡性循環。本公司歷經轉型,逐漸由看護人力派遣轉為合作社,業務擴展至長照,公家單位承攬與私立醫院業務承包等等。 環境介紹:辦公大樓,坪數60坪左右。宜實際了解工作環境。 經營項目: 1. 醫院照護(全日班24小時、半日班12小時) 2. 居家照護 3. 長期照護相關諮詢 4. 外勞申請 5. 陪伴就醫 6. 居家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