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L’Oréal Taiwan 儲備幹部面試全公開,圖片來源: freepik
2022/6/27,我開始了我在 L’Oréal Taiwan(臺灣萊雅)擔任 Management Trainee(儲備幹部,簡稱MT) — Finance Function 的工作。起初投下這份CV時,其實對這個position的工作內容沒有全面的了解,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想著不投白不投;沒想到在一關關面試的過程中、與主管們相互了解的談話裡,當我越了解這個職缺的輪廓、就對它越有憧憬,也越明白之後能夠發展的可能性跟可塑性,最後幸運地收到這個來自法國、全球最大美妝集團的offer。
一路以來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不只是在準備上、還有心態上;中間邊工作邊求職邊準備面試的路途真的崩潰難耐,還有關與關之間沒收到通知時煎熬的等待與無奈。但一心想著一定要夠努力,才有機會進入理想的職涯,很高興之前的自己為現在的自己實現了目標,也希望將這些經驗分享給之後有興趣面試萊雅MT的學弟妹們!
這篇文章主要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我會以面試的流程當作主軸,
如果對以上任一段落有興趣、或想投投看萊雅MT的話,歡迎往下收看!不過每年的面試流程其實會大不相同,所以我的分享可以當個參考,實際狀況還是以今年的公告為主哦~
第一關是線上的CV投遞,需要上傳英文CV + 一段30秒的影片。CV我想大家都非常有經驗,這邊就先不多說;而影片是我覺得很能展現個人特色跟創意的地方,當時的題目是「如果你是萊雅旗下的一個品牌,你覺得自己是哪一個?為什麼?」我那時的回答是NYX(雖然它已經退出台灣了XD)但我想藉由這個品牌勇敢無畏又色彩鮮明的調性,傳達自己勇於嘗試、充滿活力的性格。我覺得這支影片就是對第一印象的塑造,我看到很多candidate都卯足全力、把該品牌的產品擺好擺滿放在鏡頭前,就是要傳達我有多愛這個牌子跟想進萊雅的決心!
今年的影片題目不是用「品牌」代表自己,而是選一個「產品」,例如蘭蔻的小黑瓶、契爾式的金盞花...我覺得這比品牌還要難做出差異化!因為感覺大家選的都會是那幾個明星商品,況且要用產品形容「個性」確實會比較難聯想(可能彩妝品會比較容易?)。今年的申請者可以好好想一下怎麼發揮想像力~
過了CV Screening即會進入Online Assessment的環節。萊雅的OA沒有要考很hardcore的智力測驗請大家放心XD 我當時的考題是用寫開放式短essay的形式,來檢視candidate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及過往的經驗。總共有三題,不限字數也不限時間,限用英文作答,題目如下:
我認為這些題目很類似behavioral questions,只是是用寫的而不是說的回答;在有充裕時間的情況下,能夠好好反思自己過往的經驗、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寫出充滿創造力又能展現個人優勢的故事,來為自己的CV經歷畫龍點睛。寫完送出之後我記得會由AI判讀,直接跑出一個不同能力值的量表,但我認為這邊自動產生的結果不用過度解讀,就算結果不是每項分數都很高,還是有收到面試機會的可能。
接下來進到面試,這一關是由HR當面試官的一對多線上面試,藉由Teams用視訊的方式進行。我當時的經驗,一場會有八位、來自申請不同function的candidates,與一位HR面試官,一起完成一場總時長30分鐘的團體面試。
面試流程分為3階段,各為10分鐘,內容如下:
這關我覺得可以放輕鬆,畢竟時間很短又是group interview,每個人發言的次數不高、機會也不多,所以主要應該是看發言時的英文流暢度、自信跟創意吧!不太會涉及function專業的內容。
接下來就到了重頭戲~~大魔王Assessment Center!!萊雅的AC一直都著名於它當下給candidate的「壓力測試」,因為準備時間很短、又必須要給出完整的presentation,在百人齊聚的面試殿堂中向所有人用英文簡報,想到就覺得頭皮發麻XD 況且20、21年因為疫情的緣故,AC都改為線上進行,我參加的這屆是首次重回實體,於台北萬豪大飯店會議廳舉行,所以更是難能可貴的一次經驗。
早上集合時,桌表與組別都已經是分配好的,一組我記得有8個人左右,會盡量把申請不同function的candidate打散;一開始大家可以先閒聊認識彼此,有助於接下來的分工合作。(還是要稍微提一下,女生超~級~多,我那組甚至全部都是女生XD 男生真的會比較吃香!)
主管致詞後,便直接進入case study。因為有保密協議的關係,不方便直接透露當時case的內容,但基本上會是關於萊雅旗下某一個品牌、其中某一個產品的上市或是行銷計畫;主辦單位會邀請該品牌的負責人來做簡單的background intro,例如產品功能與優勢、market share、key competitor、budget、期望達成目標等等。case的最後會有三大題,而每一組必須要在40分鐘內,分工、討論、完成slide、並準備8分鐘的英文presentation。
印象中,第一題跟SWOT分析有關、第二題是行銷企畫、第三題是budget分配及效益。因為我申請的是finance function,所以理所當然第三題是由我負責~(後來報告的時候發現每一組都有一個finance,然後都是負責這題哈哈哈哈)我其實在事前就有猜到會有類似的題目給finance candidate,並準備好一些FMCG常用的行銷成效指標公式,例如CPM、CPC、ROAS、ROI…等等,做成draft deck,當下直接把數字套進去,透過一些conversion rate的推估,快速計算出我們組發想的方案的投資效益。後來發表的時候,大多數的組別都著重在預算金額如何分配在不同的開支上,很少人提及像ROI這種衡量報酬率的指標;雖然case不能預備擬答,但我當時多做了事先想好計算邏輯跟呈現方式這一步,就變成能夠跟其他finance candidate作出差異化的要素。
討論的過程中,都會有主管跟HR在旁邊走來走去,觀察大家發言的情況;我認為這邊的關鍵是主動提出想法、有自己的觀點,但絕對不可以當只顧自己講話不聽組員意見的人!好的討論過程應該要是大家一來一回,透過辯證找到最佳方案,而不是一人主導全部的一言堂。內容上我覺得萊雅頗重視digital marketing,這也是公司目前主力發展的方向,所以若能把行銷企劃結合online + offline、omni-channel,會是更亮眼的。報告時我認為只要把英文講順、台風穩重,論述合乎邏輯,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壓力山大的case study結束後,就是輕鬆的mingle時間~所有的主管以及candidates都會聚集在一起,以一個GALA的形式進行,只有立桌沒有椅子,所有人可以自由走動,去找想要了解的品牌或function manager交談。這個環節是非常鼓勵自由發言的,我當時直接去Finance的那一桌, 主管會主動拋問題、也很友善的引導大家交換想法,整個氛圍是很像一群朋友在聊天的。當然如果能在對話中強調自己的特色,例如提及過往曾經有什麼相關的經驗、想加入萊雅的動機強烈、或是對這個職位的看法等等,會是能讓主管留下深刻印象的方式。
其實我覺得Assessment Center很像某種選妃的過程XD 所有主管在觀眾席看著每一位candidate輪流上台,然後挑選自己中意的人選進入自己品牌/部門的面試流程;甚至有可能會發生自己本來沒有投遞的部門主管,因認為你的表現優異,而詢問你有沒有意願也面面看。總而言之,每個人在AC後會收到的面試數量不一,就看你當天的表現吸引了多少主管的目光~
我當時收到兩封面試邀請,因為我投遞的是finance function,所以我的面試官是兩個不同division的finance controller,分別是ACD以及PPD。兩場面試都是1 on 1、時長30分鐘,皆為中文面試。就我當時的經驗,我覺得這關也有點像是彼此互相了解的過程,無須壓力過大;一開始自我介紹完後,會有一連串的behavior questions,問加入萊雅的動機、關於CV上的經歷,以及一些團隊合作、leadership的經驗,主管會根據你的回答往下深挖細節,觀察你處理事情的態度以及個人特質。
最後照慣例有QA的時間,我覺得我非常幸運遇到兩位很樂於分享的主管,我問了很多關於作為一個finance controller,在business裡控管P&L的過程如何透過分析去影響counterpart、以及遇到跟commercial team的目標衝突時怎麼堅守原則的問題,兩位主管都給我很多很棒的mindset;甚至討論到後來時間不夠,我寄信去follow up我還有疑問的部分,其中一位主管還很認真的給予我一長串的文字回覆,著實讓我感受到萊雅人對於candidate的看重,兩場面試下來我反而收獲的更多,也讓我更確定自己想要加入萊雅成為這樣子的finance controller。
最後一關!來到與GM的面試,這邊每個function會對到的GM不同,例如我是申請finance,我的GM就是CFO;而像marketing或是sales等function則會根據是被分配到哪個division/品牌,而面試到該division GM(如CPD、LUXE…),面試時長約一小時。
據我所知每個GM也是風格迥異,會不會問到technical question也很看人!所以我只能就我與當時這位CFO面試的經驗來分享;我認為坐在這麼高位的人,不會太focus on你的專業知識跟技能,畢竟大家都是新人,而是會更看重你有沒有可塑性。當時她一樣是問了我很多behavior questions,而她在深挖問題的方向上,會比較偏重當時遇到什麼困難、你如何解決、其中的反思跟學習,以及如果能重來的話你會做出什麼改變。意思就是,失敗、犯錯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辦法從錯誤中不斷學習並動態修正,讓自己持續進步跟成長。
但壞消息是,當時面試我的這位CFO目前已經退休了XD 所以我也不知道之後的面試者風格會是如何,不過我相信大方向不會改變,就放輕鬆在聊天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特殊性與成長性,以及自己為何適合萊雅的原因。
不得不說,從面完GM關到收到offer的這段等待期間,是最難熬的XD 因為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已經盡了,自己也已經無法改變什麼,能做的只有等待。我最後是在5月中收到來自HR的電話的,當時我從前一份工作剛下班,拖著疲憊的身心準備赴約晚餐飯局,在約18:30的時候接到這通電話,真的只能用欣喜若狂來形容~~很快的我就答應了offer,在6月底的時候正式on board,成為台灣萊雅2022年MT的一員。
我從面完GM關到接到電話,中間大概間隔了兩周,那兩周我真的有點中毒似的每個小時都開手機通知檢查,有沒有電話漏接或是新的email進來…搞得有點患得患失哈哈哈,有可能是因為萊雅MT的面試流程真的拉得很長,從2月多投遞到這個階段,歷時三個月,中間經歷了無數場面試、一路過關斬將,所以讓我對收到offer的期待值拉的很高,不希望所有的努力最後前功盡棄。很幸運的,那幾個月的焦慮、期待、挫折、失望,到最後都給了自己一個交代——能夠在職涯初期加入萊雅的finance team成為trainee,是很讚也很不後悔的機會!
加入萊雅後的日常,就是拿免費產品拿到手軟XD 常常覺得這是個很讚的員工福利哈哈哈,還有各種員購、特賣會,讓你不小心把賺到的薪水都再回饋給公司...。講點正經的,大家應該都知道萊雅MT需要經歷過四次Review,一季一次,通過一年的考核後才能正式轉正,否則將面臨淘汰的命運,是個有點類似up or out的遴選過程。所以拿到offer之後也不用高興得太早,進去之後更要好好努力、在division中極大化自己的影響力,用一個fresh eye的觀點看出不一樣的見解,會是大家對於trainee最大的期待。如果之後有人對當MT的工作日常以及Review有興趣,我可以再分享~
看到這裡的你,如果還在猶豫該不該投下這份CV,我會說給自己一個機會,就算萊雅本來不是你打算加入的dream company,或許也能在面試的過程中更認識自己一些、得到一些靈感、甚至是被主管的各種sharing給inspired。我覺得我自己也是,在無心插柳之下投遞、卻在過程中越來越被這家公司的文化以及氛圍給吸引,最終進入自己理想的職涯。況且,AC會舉辦在高級的飯店,去吃吃貴桑桑的午餐、拿拿免費專櫃保養品、認識些厲害的朋友,好像也沒虧XD
所以不用幫自己設限吧!如果你也自認是一個fast-moving的人,喜歡美美的東西、樂於參加活動認識新朋友、對於新奇的事物感到熱情,那萊雅應該會是吸引你的地方:)
附上本屆2023 MT申請傳送門點此
(補充:男生真的頗吃香,推薦男生多多報名XD)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Hope my words do deliver some insightful messages and please feel free to reach out if any questions:)
推薦文章>>
※本文由 Lily L.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面試求職】2022 L’Oréal Taiwan Management Trainee 面試全公開|睽違兩年重回實體的Assessmen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