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就問,永遠別怕說「不知道」

作者:盧智芳/出處:Cheers雜誌221期/圖片來源:卓杜信
 
40歲的馬萬鈞濃眉大眼,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時,完全流露出研究生般的書卷氣。我們對了一下畢業年屆,他馬上笑著叫我「大學姊」,爽朗的臉上,一點都沒有所謂「台灣之光」的身段與傲氣。
 
但馬萬鈞是充分有理由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他與南加州大學團隊共同研發的「臉部捕捉特寫技術」,包括電影《阿凡達》、《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玩命關頭7》,到最近上映的《艾莉塔》,都曾使用。為了表彰這項技術的貢獻,包括馬萬鈞在內的3人團隊,今年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的肯定。他也是繼導演李安之後,第2位贏得奧斯卡獎的台灣人。
 
目前,馬萬鈞與另外兩人都任職於Google虛擬實境部門,團隊負責人即是他在南加大的指導教授戴貝克(Paul Debevec)。
 
從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工程研究所一路念到博士班,馬萬鈞自認,他並不是特聰明的學生,但「我想要認真的時候,我會認真。」
 
一直待在羅斯福路校區,當時他有股強烈的念頭想出國看看,於是2005年申請了國科會的「千里馬計畫」,進入南加大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跟著戴貝克的團隊研究數位演員技術,為期1年。
 
 
「想到什麼就去做,不用管會不會成功,」馬萬鈞說。他從來不是那種精心算計下一步的個性,反正「千里馬計畫」申請不成也沒損失,但硬是被他申請到了;本來期滿就該回來,但對方主動延攬他留下。
 
2年後,馬萬鈞回台完成博士學位、服完兵役,再申請了1年博士後研究,回到同一個實驗室,此後進入紐西蘭的著名電影後製公司「威塔數位」(Weta Digital)、遊戲公司「動視暴雪」,乃至於Google,展開他的國際職涯。
 
一路上,馬萬鈞從沒找過工作,全都是師友引薦。「我能想的,就是把研究做好,」他說。至於其他現實問題,還沒碰到不必杞人憂天,就算碰到,說不定,也已經有人幫忙解決了。
 
談話間,馬萬鈞好幾次用「天真」來描述自己。他說,他的工作哲學很簡單,第一是樂觀,第二是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既然有樂觀做前提,真正重要的就是「謀事在人」,對「成事在天」反倒不必太煩惱。
 
世界級的殊榮得來不易,不過,在馬萬鈞發亮的眼神中,成功的理由,看來卻格外單純――或許就是始終如一的專注,再加上“Nothing to lose”的行動力,這兩項武器就夠帥氣,足以克服各種複雜與險阻了!
 
 
台灣人通常比較安靜、被動,不利於國際職場競爭。但你很勇於主動出擊,為什麼?
 
我也曾經被「ㄉ一ㄤ」過幾次。(笑)
 
我常開玩笑說,台灣學生出國,碰到老師問問題,如果知道會說“Yes, I know.”,回答「嗯」就是不知道。但從老師的觀點,你沒有說「不知道」,就代表你「知道」。我也「嗯」過幾次,結果對方繼續講下去,發現我根本不知道,反而造成很大的困擾。
 
我後來學到,說「不知道」是沒關係的,不知道就不知道,不需要硬裝作「知道」。
 
西方文化是喜歡溝通的,沒有人會認為「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都不懂」。盡量發問,從辯證中才會求得真正的道理。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快樂工作人網站》。https://www.cheers.com.tw/
※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幸福企業職缺就在:2019幸福企業專區
更多求職動態請上1111產經新聞
詳細訊息在公職專區http://goo.gl/lPz2sz福利0元課程在https://goo.gl/F91S6S
Cheers高薪求才幸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