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遇見AI!東華資工VS.慈濟醫院 人工智慧應用新突破

科技日新月異,AI人工智慧的出現為生活帶來改變,現觸角更深入到醫療領域。「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公布2019電腦科學排名,東華大學全台第七,在學術研究及教學表現備受肯定外,東華大學資工系成功開發人工智慧應用系統,同時顏士淨教授更帶領團隊與慈濟醫院中醫部產學合作,將中醫舌診與脈診系統結合最新AI科技,再創國內人工智慧應用新突破。
 

東華大學資工系顏士淨教授


數據、照片資訊分析 以利診斷醫治
由顏士淨教授主持的東華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在人工智慧應用及研究成績卓越。有鑑於此,慈濟醫院中醫部2017年主動找上東華大學洽談AI合作,希望針對脈診、舌診做科學化的研究。

顏士淨表示,透過舌診的照片、脈診的訊號能進行量測資訊及深度學習分析,將其應用於醫學上病症的辨識,以利未來診斷時能快速找出病症協助後續醫治。

舌診、脈診中醫理論 結合AI辨識分析
不僅止於科技業,AI應用近年來發展突飛猛進,看見這樣的趨勢越來越多大型醫院都陸續設立AI中心並投入大筆資金開發研究。顏士淨指出,不同於中醫其它領域,舌診、脈診之所以能結合AI應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中醫的理論基礎支持。在病灶、資訊分析、理論多方驗證下,讓分析更具說服力。

應用無遠弗屆 東華大學開發儀器設備
雖在應用、研究領域頗有斬獲,但顏士淨並不以此為滿足,他表示,在與醫療院所合作中發現國內目前尚未有相關系統、及儀器,為此東華大學資工系自行開發儀器設備。
 
東華大學資工系顏士淨教授(左二)

偏鄉醫療 遠距科技
除了舌診、脈診,舉凡斷層掃描、乳癌X光等多項醫療影像處理都可藉由人工智慧來做分析、判讀。此外,健保有給付中醫脈診儀、舌診儀的檢查費,醫療院所可以向健保局申請補助,再加上遠距醫療服務,未來AI在醫療上的應用及商機發展更無遠弗屆。

顏士淨舉例說到,未來偏鄉、老人都不用再千里迢迢到都會區來就診,只要到臨近衛生所進行檢測,數據再傳到大型醫療院所就能直接判斷身體即時狀況。
 
東華大學資工系顏士淨教授(右四)
 
異業跨域合作
醫療合作之外,顏士淨透露,東華大學開發的人工智慧應用系統一直以來持續與跨界領域、科技部AI計畫有密切合作,並結合地方發展相關應用。已開發的人工智慧應用系統包括可與智慧觀光結合之花紋海豚的即時辨識系統、原住民族部落特殊植物辨識系統、太魯閣族族語即時翻譯系統,以及協助觀光旅遊業者洄游吧開發魚類辨識系統等。

樂見未來發展
顏士淨指出,現今人工智慧應用醫療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但國內比例還不算高,。醫療結合AI除上述優點,同時亦能節省人力、時間流程,讓作業更快速、準確。所有新的技術應用落地生根都需要時間,顏士淨樂見未來發展,也將持續投注心力,具體實現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理想境界。
 
>> 按讚加入1111粉絲團 活動不漏接
   www.1111.com.tw/102448/ 
>> 加入1111 Line好友 掌握求職快訊
   www.1111.com.tw/102450/
>> 工作新鮮事 都在1111 IG
   www.1111.com.tw/102449/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 產學合作 預約人才
東華大學資工系.慈濟顏士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