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史丹佛2025」鼓勵創意思維 學習以終為始

位於美國加州的百年名校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校訓載明自由之風永遠吹拂,以創新校風聞名,谷歌、雅虎等創辦人皆為史丹佛大學校友,「史丹佛2025」由史丹佛創意心臟「d. school」(創新設計學院)規畫,學院以設計思考為教學圭臬,近年備受全球教育圈關注。

 

史丹佛2025大學創新計畫,從未來學習的破格思考,提出了對未來大學的4個想像:分別是「從線性到開放環型大學」、「有彈性的教育歷程」、「翻轉軸心」與「有意義感的學習」,打破了過去多數人對於大學和學習的認知窠臼,提出令人驚豔的大學前景

 

想像1:開放環型大學  六年學習機制

未來史丹佛將重新設計學習的模式,讓大學的學習是人生當中任何6年。學生可以根據生涯發展的需求,或許先進入大學學習,然後申請空檔年(Gap Year)計畫,去實習或是體驗其他事情,然後再選擇重回校園。

 

也就是說,校園裡的大學生,將會混雜著各種年齡和經驗的學生,彼此共同學習,也會深化和擴展校園的視野。史丹佛本身也會因為隨時有著「在學生」正在不同的企業、機構任職,學校將可以連結更多的資源和平台。因此,學生可以不斷學習、體驗、運用、修正、再學習,每一段重回校園的旅程都是一個開放式的環狀旅途。可以隨時結束或是開始。

 

想像2:有節奏的教育歷程 探索知識更有感

打破線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路徑,讓你的學習走得慢、但是能成長快。
未來史丹佛大學設計的學習彈性,可以讓每一個人根據自己學習的速度和生涯的彈性,把大學的階段分為三個階段:校準階段6~18個月、提升階段12~18個月、活化階段12~18個月。

 

在校準階段,有大量的短期專業入門課程,可能一天或是一週的密集課程,讓學生可以大量的接觸各種專業、學習各種的學習方法,找出定位同時建立自信心。

 

在提升階段,學生必須專注在一項專業的領域深入的學習,必須對於追求知識有高度的熱情,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生涯導師的輔助,同時也要和教授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完成這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準博士生的研究能力。

 

最後進入到活化階段,學生必須能夠運用學校所學,在真實世界運用。必須透過實習、計畫合作和創業計畫印證知識和真實世界的連結。

 


想像3:翻轉軸心 跨領域學習"能力"

史丹佛認為「培養能力」是大學最重要的使命,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非專業知識,讓學生具備基礎能力去分析和運用專業知識,如同具備拼圖的能力可以拼組圖像和解密。大學將會打破科系的界線,建立數個能力中心,將不同專業領域的教授聚集,開發和整理出各種課程。

 

這些中心以能力區分,會是科學分析、量化推論、社會批判、道德推論、美學解讀、創意、有效溝通中心,每一個中心會有一位院長,就是一個學習基地。學生在這裡,是學會分析和運用知識的方法。

 

想像4:以終為始  有意義感的學習

未來史丹佛的畢業生不會告訴你,他是念什麼系?而是會跟你說他對這世界有什麼使命?史丹佛大學生都將會是改變世界的人。未來,當人家問史丹佛學生:「你主修什麼?」史丹佛學生不會說:「我主修生物」、「我主修資訊科技」而是會回答:「我在學生物學,我希望以後可以減少世界饑荒的問題。」「我在學習資訊科技和政治學,希望以後可以改善公民參與政治的機制。」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思考「為什麼?」還有「我的行動是什麼?」為什麼要修這些課?為什麼要念這門主修?為什麼要選這個工作?

 

為了讓學生可以發展學習的意義感,史丹佛將會在世界各地成立「影響力實驗室」,讓學校和學生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面對的挑戰。成績優異不代表學生能夠解決現實問題,鼓勵創意思維沒有正確答案,未來大學的教育應以學習者為主體,重視人本價值,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因應複雜變局的各領域人才。

史丹佛大學2025大學創新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