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關的面試,通常都是透過雙向對話,讓面試官更加全方面認識面試者
文/林姿秀 Jasmine
嗨嗨 ! 謝謝大家對於【面試系列】文章的喜愛💜希望透過面試過程的心得分享,可以陪伴大家一同度過煎熬的面試旅程(´;ω;`)
當然,除了心靈精神陪伴,也要有一些實質(? 的技能分享
繼上一篇分享完如何快速製作一分鐘「自我介紹影片」
這次要來和大家分享過往面試我常遇到的【面試題目】
以及我是如何回答的 🐻
都僅是個人經驗參考,並不是絕對地正確答案!大家歡迎多方閱覽不同的分享,最終再消化成專屬於自己的回答邏輯喔 ~
直接切入正題
人資關的面試,網路上應該有蠻多文章分享的,常見的團體面試模式和題型,我就不在這贅述…
而到了主管關的面試,通常都是透過雙向對話,讓面試官更加全方面認識面試者,同時面試者也能夠更知曉投遞職位的實際工作內容、所需技能等
比起一問一答,我個人覺得更像是「相親」(๑• . •๑)
在彼此聊天的過程中,會針對自己聽到覺得感興趣、有所共鳴的議題繼續深問下去。因此建議大家,在每一題的回答上,都盡量針對
💡你希望讓面試官多加了解 💡能夠帶出自己的value或strength 的經驗為主
以下舉例一些可能出現的題型:
📖Q1 : 實習/社團/特定專案執行,所遇到的挑戰?
How do I answer…
真實舉例曾經發生過讓你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必須是足夠有挑戰性&象徵性 / 自己所提出的解決方式有可考性 / 事件過後有自我成長 / 承認錯誤且虛心受教 / 可以間接帶出自己的 leadership experience或履歷上想突出的經驗
回答架構可遵循常見的💡 STAR 法則 💡(以下簡單舉例)
Situation: 當時我是負責社群專案小組的組長,每個月需要定期在不同的社群平台上,針對特定主題,發布對應合適的素材➡️有象徵性(常見工作型態)
Task: 然而在剛上任的第一個月,還沒有很熟悉專案運作模式,團隊默契也還未建立起來,面臨到的最大挑戰便是,無法按照時程準時發布素材➡️有象徵性和挑戰性(常見問題且不能不解決)
Action: 自發性和小組成員開會以了解彼此的行事曆&對此專案的重視程度(影響到時間分配),明確分工並明訂每周開會的進度➡️解決方式是有機會在未來工作時參考執行的
Result: 固定的開會時間,讓成員們更能夠按照指定進度,分配自己的工作時間,小組成員們的感情也更密切,合作出來的成果也獲得肯定。➡️正面成長
❌我曾經在一個社群專案小組裡負責製作圖文,當時因為沒有很明確的分工,所以我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這件事情上,導致產出有延誤。但是後來團隊有了明確分工和時程安排後,我便都很有效率地產出圖文,也都有很好的讚數 ➡️並沒有確實看見自己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或主動做出的改變
How do I prepare…
💡事前做功課💡
語重心長地和各位建議,要從眾多應徵者中脫穎而出
除了擁有豐富的經驗外,做足功課,展現誠意,也可以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除了上網爬文,追蹤我的 IG (大誤)( ˘・з・)
也可以查詢看看企業官網,YouTube 上也常有相關的資源
針對一些 campaign,還可以透過關鍵字搜尋,找到一些媒體素材(新聞發稿、專欄文章等)。如果是外商企業的話,當然也可以至總部官網更全方位地了解,但當你今天是要面試 local office 的話,建議還是以本地的專案為主
或是透過 podcast 聽不同業界前輩的職涯分享
甚至也有很多人會透過 LinkedIn 找到在職位上的前輩
鼓勵大家可以主動私訊詢問相關建議,但是請一定要有禮貌!
不要伸手牌!沒有人有義務要分享給你,別預設覺得對方一定要回覆😠
如果最後有順利錄取上的話,也別忘了給當初提供建議的前輩
一句感謝的話或是更新分享好消息喔 ~ 這些小細節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How do I answer…
真實回應自己透過哪些方式獲取了哪些資訊(認知) > 結合個人 insights > 帶出個人過往經驗或所擁有的技能 > 回應自我在該職位上的期待表現
真實回應找資訊的方式,除了讓面試官知道你的準備用心程度外,其實也能夠讓對方參考,公司的資訊是如何傳遞給 TA 的。
所以這部分誠實回答即可,但要有意識地…
💡展現邏輯💡展現自我價值、個人 Insights 很重要!
💡展現學系專業或過往經驗與該職缺的連結
(簡單舉例) 你要應徵某品牌的行銷職缺,你除了了解該品牌的背景,也在官網上看見了某campaign的廣告,你好奇成效,便透過關鍵字在社群平台上搜尋相關 KOL 曝光,以及留言等,發現大家對於線下活動迴響特別熱烈….
未來如果有機會進入團隊的話,你希望也能夠透過妳過往辦XX活動的經驗,舉辦一場成為時下熱門話題的 campaign,讓大家想到###就會想到我們品牌。➡️有找尋資訊的邏輯、有一些個人發現、有帶出個人經驗、也有未來的具體期待
❌就我所知,就是可以針對品牌舉辦線上線下活動,讓消費者們更了解貴品牌的產品。我覺得我很喜歡和消費者互動,也有辦活動的經驗,因此期待可以和大家一起透過舉辦活動、推波資訊,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我們品牌➡️沒有資訊來源,個人經驗沒有特別突出或有關連性
How do I answer…
這部分應該就是經驗談了…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
我個人是會按照 Why>How>What 的概念
針對過往經驗拆解頗析,(WHY)為何會出現不一致的問題? 哪裡有落差? 是我真的做得不好嗎? 還是我沒有理解主管/同事傳遞的資訊 (HOW)我的心理如何面對(正向看待,認為是一次成長機會)、當下又是如何回應處理 (WHAT)日後如何改進或處理,意見不一致或被指正的頻率是否有效降低?
💡回扣到我之前的文章分享,所有面試中最重要的,請保持真誠(´▽`ʃ♡ƪ)”
你也無法知道在面試官心目中,何種回答對他來說是理想的,或是符合他的團隊現況的,因此真誠回答,除了讓面試官可以有效參考外,自己也不用後悔擔心回答得不好了,因為這是適配度問題,不是表現問題。如果真的不適合卻錄取進入了,痛苦說不定才會開始呢… ❌當然,不是要你吃誠實豆沙包,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什麼,沒有依據或是給人一種自傲的態度。比如回答 : 我完全不在意,我堅信自己做的事是對的我就會堅持!(這樣的回答容易有風險,除非你舉的例子剛好是因為你的堅持,而讓成果導往好的方向,那這就變成一個很值得分享的故事了)
How do I answer…
如果被問到這題,我個人會超級開心(*´∀`)~♥
代表面試官對於我的經驗感興趣!而且我超喜歡分享 ~
當然快樂分享的同時,也別忘了回答的架構和邏輯性
這些過往經驗都是朔造我們的養分
我過往如何時間管理,未來進入職場後也有可能會影響我的時間規劃
我過往如何接主持,也許會代表我未來如何主動去抓住機會
把握此題的回答,讓面試官看見自己過去的努力,證明未來的可能性🤩
How do I answer…
如果可以和現在在應徵的有所呼應,當然是最好~
但如果沒有也別擔心,誠實地和面試官分享你目前的規劃或想法
說不定對方還可以給予你一些實質建議 🤗(賺到
💡傳達個人理念 💡回扣核心:你想追求什麼?你期待獲得什麼?
How do I answer…
僅分享我個人曾有問過的問題,大家可以針對面試當下的情景,還有自己真的好奇想了解的地方詢問,把握我的回答邏輯,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➊若是有幸能夠被錄取,請問身為主管,您會建議我在 on board 前的這段時間,可以先做哪些準備呢?➡️展現想要被錄取的野心和信心
❷我知道該職位可以讓我有很多辦活動的機會,請問我主要針對既有的活動做優化即可,還是有機會創造全新的活動? 面試官對於應徵者要做的Review或應徵者本身,有什麼樣的期待或看重的點➡️針對職位或計劃更深入詢問
➌聽到您在業界有超過 30 年的經驗,請問您會給對於這個領域也有興趣的年輕人,什麼樣的建議或真心話? 您在這間公司待了超過 10 幾年,好奇是什麼原因讓您願意一直在這間公司 ➡️針對面試官的經驗,希望可以獲得的啟發。可以是和公司或職涯相關的,如此自己還能獲得 bonus 收穫(*´з`*)
➍以上被面試官問到的問題,反問回去XD ➡️參考面試官的答題邏輯
如果你還沒有面試,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已經面試完了!千萬不要多想!擔心自己的回答不夠好,沒有所謂的正確回答,以上都僅是我個人的面試經歷,分享給大家 ~ 讓大家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參考
喜歡我的分享,或是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給我拍拍手👏🏼
讓我知道我努力花時間打文章的心力沒有白費 இдஇ
也才有機會觸及到更多人,讓文章給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就太好啦 !!!
如果想看更多本人在外商工作的日常,或是職場新鮮人的生活分享,歡迎追蹤本帳@showlin720;職涯發展創作帳,請追蹤 : @jashowlin.life 🌼
推薦文章>>
※本文由 林姿秀 Jasmine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0基礎新手訓練村 — 如何準備「面試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