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的相似公司

與臺北醫學大學同樣位在台北市且同是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收藏公司訂閱新工作
  • 公司名稱
  • 公司地區
  • 2
  •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台北市北投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本校位處於交通便捷之台北市關渡平原大屯山麓,山明水秀,花木扶疏,綠意盎然,景色宜人。遠可眺望台北繁華大都會,近可飽攬觀音山、淡水河、關渡大橋等優美景致,山環水抱、鍾毓人傑,為孕育英才、萬千學子學習的好學府。
      本校創立於1971年,校名為「光武工業專科學校」,鑑於社會變遷需要及工商發展之急遽,乃致力籌設商科,於1994學年度更名為「光武工商專科學校」。因辦學績優,乃於2000學年度奉准改制為「光武技術學院」,2004學年度更改校名為「北台科學技術學院」,又於2006學年度更改校名為「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更奉教育部核定於2012年2月1日正式改名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本校歷年來增設之系科:
    1983年增設二專夜間部
    1988年增設二專日間部
    1994年增設資管科,並更名為「光武工商專科學校」
    1995年~1999年陸續增設國貿科、外語科、餐飲科、企管科與進修學校暨在職班
    2000年改制為「光武技術學院」,除仍附設專科部外,並成立二年制大學部
    2001年成立四年制大學部及增設進修學院與二技在職班
    2002年增設電通系、資傳系、資訊系、觀餐系
    2003年成立機電整合研究所,招生碩士班
    2004年增設財法系,另商科升格為商學系,並更名為「北台科學技術學院」
    2005年增設生科系、運休系
    2006年增設妝管系,更名為「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
    2007年增設電子商務研究所、招收燃料電池與嵌入式系統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2010年增設會議展覽服務業(專業人員)學位學程
    2011年增設休閒健康事業研究所
    2012年更名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城市大學』已是一所兼有研究所、二技、四技、二專、五專、日間部、進修部與進修學校,體制完備規模龐大,學術與科技並駕齊驅之學府;目前共設立三個學院十八所、系(工程學院、商管學院、民生學院)。
    本校辦學認真、師資優良、圖儀設備新穎、訓輔工作活潑生動、績效卓著。另董事會健全、財務結構完善,提供校務發展之雄厚後盾,是青年學子進德修業之理想學府。
  • 福利制度:
    週休二日、勞保、健保
    • 3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
    • 台北市北投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教育部體育司要求在國立陽明大學成立學校衛生及護理研究發展中心,擔任教育部的智庫,監測全國學生健康狀況,編製國家學校衛生統計年報,並定期對學校衛生、護理及健康資訊之政策、方向,進行研究、探討,提出前瞻性規劃及主張,以保障、提昇學生及教職員工之健康與福祉。 宗旨 擔任教育部的智庫 目標 建立學校衛生的領導地位 特色 政策研究與支援中心 展望 國際一流中心
    • 福利制度:
      勞保、健保、週休二日、年終獎金、員工餐廳
    • 4
    •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 台北市南港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為響應政府獎勵私人興學,「私立中華工業專科學校」於民國56年5月奉准籌設,57年3月成立董事會,推選孫永慶先生為董事長,積極籌措財源,並敦請陳訓烜先生為首任校長,同年(57)7月奉教育部台(57)專字第17859號令准予立案。嗣即參加57年北區五專聯招,設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等四科。
      66年2月陳校長奉准退休,同時敦聘王式智先生為繼任校長,大力革新校政,72年7月王校長二任屆滿,乃聘請孫永慶先生為第三任校長,勵精圖治、加強師資、改善教學、美化校園、充實教學設備、收購民地民宅,績效卓著,校務蒸蒸日上,呈現蓬勃朝氣。91學年度開始設立研究所,92學年度於新竹橫山設立校區,開始招收航空相關科系。93年8月由陳信雄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長,以改名科技大學為重要目標,陳校長任期內,陸續增設研究所,95年度技術學院評鑑獲行政類一等、15個系所一等之佳績,於98學年度奉教育部核准改名為中華科技大學。99年7月底陳校長任期屆齡退休,董事會自99年8月起敦聘田振榮教授為第五任校長,田校長任期內,100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獲教育部評定為行政類一等、8個系所一等,於101學年度奉教育部核准設置雲林校區產學與實習園區,於104學年度雲林校區翠華會館為成為中華民國第一間教育單位正式取得旅館業登記證之學校。105年7月底田校長屆齡退休,董事會自105年8月起敦聘李宗霖教授為第六任校長;106年11月1日起敦聘郭承亮教授為第七任校長。
      本校校名自99年12月21日奉教育部核准更名為「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101學年度於雲林校區設立產學合作與學生實習園區,現階段將擴大學生實習機會。
      71學年度設立二年制夜間部。
      78學年度成立二專日間部。
      82學年度日間部增設立二專建築科、土木科。
      83學年度增設立日間部二專企管、國貿、銀保三科,並更名為「私立中華工商專科學校」。
      87學年度附設進修補校成立。
      88學年度改制為「中華技術學院」;「夜間部」改名為「進修部」,「進修補校」更名為「進修專校」。
           並設立二專「在職專班」銀保科。
      89學年度共有電機、機械、電子、土木、建築、工管、國貿、企管、財金等九系,
           並成立附設「進修學院」,以及設立二技「在職專班」機械、電機、電子、土木四系。
      90學年度增設航空電子、航空機械、資訊管理三系;並於90年8月2日接受ISO:9001/2000授證。
      91學年度設立日間部電子工程研究所、四技航空管理系。
      92學年度新竹分部正式招收航空機械系、航空電子系、航空管理系共三個系科十班學生,
           並設立日間部機電光工程研究所。
      93學年度台北校區設立日間部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生物科技系、食品科學系、資訊工程系。
           新竹分部設立餐飲管理系、觀光事業管理系。
      94學年度設立晶片設計產業碩士班、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95學年度設立飛機系統工程研究所。
      95年度技術學院評鑑獲教育部評定為行政類一等、15個系所一等之佳績。
      96學年度設立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
      97學年度設立經營管理研究所。
      97年6月獲教育部同意籌備改名科技大學。
      98學年度設立健康科技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航空運輸研究所。
      98學年度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為「中華科技大學」。
      98學年度於雲林校區(產學合作與學生實習園區)舉行破土典禮。
      98學年度通過ISO9001/2008國際品質認證。
      99學年度設立航空運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99學年度餐飲管理系搬遷回台北校區招生;觀光事業管理系改名為觀光餐旅系。
      99學年度12月奉教育部核准更名為「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100學年度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改名為建築研究所;建築工程系改名為建築系。
      100學年度通過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及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TTQS認證。
      100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獲教育部評定為行政類一等、8個系所一等。
      101學年度奉教育部核准設置雲林校區產學與實習園區。
      102學年度將研究所調整為系所合一;另外新增設遊戲系統創新設計學位學程、
             文創與數位多媒體學位學程。
      103學年度國際企業系改名為國際商務與行銷系。‏
      104學年度雲林校區翠華會館正式取得旅館業登記證。
      105學年度「遊戲系統創新設計學位學程」及「文創與數位多媒體學位學程」改名為
           「遊戲系統創新設計系」及「文創與數位多媒體系」。
      105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獲教育部評定為校務類通過、22個系所通過。
      106學年度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107學年度觀光餐旅系搬遷回台北校區招生。
      108學年度觀光餐旅系改名為觀光事業系。
      • 5
      • 中國科技大學(人事室)
      • 台北市文山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本校創設於民國五十四年,校區座落於台北市文山區,環境清幽,交通便捷。創校之初定名為「中國市政專校」,以培育市政建設人才為宗旨,為當時全國唯一之「市政專科學校」。 隨著社會變遷,為因應工商發展之需要,並具體落實專科教育功能,乃於民國七十二年更名為「中國工商專科學校」。直至民國八十七年,為配合技職教育體系發展之完整性,於新竹湖口購置15公頃校地建設新竹校區,本校於89年8月1日正式奉准改制為「中國技術學院」。 本校自八十九學年改制技術學院以來,本校全體教職生體悟世界局勢變遷,科技日新月異,必需努力求進,才能在新世紀生存發展。故自八十九學年開始,本校重新修訂校務中長程發展計畫,冀盼透過計畫歷程,釐定目標、組織再造、效能革新,使中國技術學院在新世局中,成為一流技術學院。 目前本校設有「環境與設計學群」、「商業學群」、「管理學群」、「資訊學群」及「人文社會學群」五大學群,落實人文化、多元化、資訊化、國際化及科際整合於學校軟硬體建設中,展現一流學府特質。
      • 福利制度:
        勞保、健保、週休二日、員工宿舍、員工結婚補助、生育補助、陪產檢及陪產假、育嬰假、生理假、特別休假、員工體檢、勞退提繳金、職災保險、哺乳室、年終獎金、禮品、員工團保、員工撫恤、員工及眷屬喪葬補助、員工在職教育訓練
      • 6
      •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台北市北投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本校前身為「馬偕紀念醫院看護婦訓練班」,創始於民國二年,台灣光復後更名為「馬偕紀念醫院護士訓練班」。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及護理人員教育制度化之需要,民國五十九年七月立案為「馬偕高級護理職業學校」,民國八十八年改制為『馬偕護理專科學校』,現改名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三十餘年來,培育畢業生逾七千名,或升學或就業,遍佈國內外各地,表現優異,廣獲各界好評。
      • 福利制度:
        週休二日、勞保、健保、勞退提繳金
        • 7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台北市北投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行政院於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二月六日頒布了 「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決定籌設一所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之高等學府,「國立藝術學院」於焉誕生。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廿二日,行政院正式核定成立國立藝術學 院籌備處,廣邀藝術界、教育界人士,參與建校籌設、討論建校的 理想、教學的目標,並分組討論、歸納,草擬「國立藝術學院建校 計劃綱要」。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國立藝術學院奉准正式成立,鮑幼 玉先生擔任首任院長。學院初設音樂、美術、戲劇三學系。校址暫 借台北市辛亥路三段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二、三樓,並單獨辦理招生及考試,第二年學院奉准增設舞蹈學系,完成基本四系的設置。民國七十四年四月,全校暫遷台北縣蘆洲鄉原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校址。學校雖仍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走來,但辦學的特色,展演的成功,已獲得社會文化界、藝術界的重視與肯定。畢業校友也在台灣藝術舞台上嶄露頭角。民國七十九年九月,關渡校區的建校工程次第完成。民國八十年七月下旬正式遷校。「出蘆入關」是國立藝術學院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民國七 十一年七月一日建校,到民國八十年七月,歷經整整九年,克服了 諸多困難,終於完成基本建設,並舉校遷往關渡校區。「出蘆入關」,當時在戲劇學系主導下,全校及各系熱烈支援參與中,完成了謝土祈福的展演儀式,全校師生由蘆洲一路遊行走來,步入全新而將永續 的校區,建立新的紀元。 民國八十年八月一日,馬水龍教授榮任為第二任院長。其間學 校在教育、創作、研究的發展上,因需要增設了藝術研究所、傳統藝 術研究所、舞蹈研究所、科技藝術中心、電算中心、共同學科及展演 藝術中心,以求學校在藝術教育、人文學養、學術研究、展演活動及 藝術創作上能有更深厚完整的發展。同時音樂學系為了因應社會對於音樂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增設為雙班。民國八十三年,劉思量教授榮任為第三任院(校)長。學校增設劇場 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傳統音樂學系、劇場設計學系。直至目前國立藝術學院,設有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傳統音樂、劇場設計六個學系。碩士班有音樂學系碩士班、戲劇學系碩士班、舞蹈學系碩士班、傳統藝術研究所、劇場藝術研究所及美術史、美術創作碩士班。全校學生約一千人。「以傳統文化為基礎,本人文精神,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 術研究人才,並以求創造藝術發展的新契機」這是學校創校的宗旨。十數年來,整個教學方針與教育理念,都以此為原則。進而將「傳統 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經驗與理論」、「創作與研究」交相 並融,相互滲透,輾轉化為學校特有的風格與光采。自由、試驗、全 力以赴,並在展演與創作中學習成長也成為學生學習的精神和心理特質。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邱坤良教授榮任第四任校長。學校 又邁入另一新的紀元。許多因故停滯的校園工程得以繼續進行。短短的一年半中,校園的美化、藝術品的設置、露天劇場、校園公車的完成與規劃,使學校頓顯得朝氣蓬勃,不僅充滿了藝術性,也充滿了喜 悅,全校各系間的合作也呈現新景況。民國八十七年招收舞蹈學系七 年一貫制的舞蹈系班。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一日,成立美術創作碩士班。 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一日,設立管弦與擊樂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學研究 所碩士班、美術史研究所、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及成立教育學程中 心。民國八十九年十月辦理「亞太藝術論壇」的大型國際藝術活動, 推展了國際學術交流。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六日,邱校長坤良教授連任第五任校長。學校繼續推動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以藝術文化建設關渡地區,將藝文資源回饋鄉里,提昇整個社會的人文與藝術品質。並重新規劃 學校未來的中、長程計劃,使學校繼續朝著更理想、更完善的未來發展、行進,邁向成為藝術大學。民國九十年二月本校美術館落成並舉辦「台灣美術百年」展覽,隨後完成音樂第二系館工程,持續改善教學環境,提昇教學品質與學術研究。加強推展建教合作與推廣教育。民國九十年八月一日起,本校奉准改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同時增設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及音樂學博士班。逐步邁向「立足關渡,放眼國際」的教學、創作理念。
          • 8
          • 實踐大學
          • 台北市中山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9
            • 國立臺灣大學 超快光電實驗室
            • 台北市大安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歡迎來到孫啟光教授實驗室。孫教授實驗室致力於發展各項先進之超快雷射與極限光電工程技術,並應用於解決多項長期懸而未決之科學難題;更進而在工程上以影像之方式呈現,以提供目前臨床醫學、神經科學、先進能源材料應用等所急需之奈米顯微術工具。過去成功發展之國際知名影像技術包含倍頻顯微術、兆赫波活體近場顯微術、兆赫波光纖內視鏡、奈米超音波、雙光子聲光顯微術、超解析雙光子顯微術、次原子解析兆赫聲子影像等。目前正致力發展各式神經光學檢測工具,包含臨床小神經觀測儀、次微米解析-千幀率深層腦神經電位傳遞內視影像儀、公分級視野之次微米解析超高速介觀顯微鏡等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從事大腦解構/解訊及創新治療、臨床神經病變診斷、即時手術邊緣鑑定、奈米與次奈米級第三代半導體檢測、與新興二維光電半導體元件研究等。
              • 10
              • 國立臺灣大學
              • 台北市大安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1928年),最初僅設置文政、理農2學部,之後擴展為文政、理、農、醫、工等5個學部。臺灣光復後,在臺北帝大原址建校為「國立臺灣大學」,將帝大原有的5個學部改制為「學院」,計有文、法、理、醫、工、農等6個學院、設立22門學系。
                其後,開辦新制夜間部(1967年),爾後陸續成立管理學院(1987年)、公共衛生學院(1993年)、電機資訊學院(1997年)、法律學院(1999年)、生命科學院(2003年)、牙醫、獸醫兩專業學院(2008年)等,目前已有11個學院,以及3個專業學院,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人數現今已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比例接近1:1,已經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校本著「教育卓越、多元學習」、「延攬教學、研究優質人才」、「強化基礎建設與軟硬體環境」、「卓越與前瞻研究」、「學術國際化」及「行政精進」等六項,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社會領導菁英與知識創新研究人才,期達到「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在達到願景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各界志同道合的菁英人才加入臺大的優秀團隊,共同為打造這個最優秀的大學殿堂而努力。
              • 福利制度:
                勞保、健保、週休二日、職災保險、哺乳室、特別休假、勞退提繳金、員工在職教育訓練
                • 12
                •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台北市中正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10萬元,員工數10人
                • 為因應臺灣企業經營規模連鎖化及國際化,本校於民國八十七年成立附設專科進修學校企業管理科-流通管理組,主要規劃流通相關產業之管理理論與實務實習課程,以培育流通相關產業人力。並於民國八十八年成立商業文書科,102學年度起更名為「應用外語科」,主要教授應用外語之管理理論與實務及商業實務課程,培育外語與商業實務人才。目前設有「企業管理科」及「應用外語科」等2科。
                  • 13
                  • 康寧學校財團法人康寧大學
                  • 台北市內湖區
                  • 大專校院教育事業
                  • 創校沿革
                    于 斌樞機主教是一個偉大的宗教家與政治家,對於國家社會有很大的貢獻,民國49年自美返台定居,首先主持輔仁大學在台復校,其次,他有個理想,希創辦一個『醫護社區』,其中包含醫院、護理學校及相關設施,藉以促進民眾康健與社會安寧,在此同時,劉先雲先生、郎維漢先生、劉勉文女士、金克明先生等七、八位湖北省籍旅台鄉親,群議之間大家亦有相同之理想。
                    因緣際會,在一次餐會中與于 斌樞機主教見面,言談之間因理念相同,遂決定朝此一目標共同努力,並將此一理想社區定名為『康寧社區』,會後經多方請益達成共識,首先成立一個籌備單位,定名為『社團法人中國大眾康寧互助會』,由于樞機擔任理事長,金克明先生擔任總幹事,開始籌辦『康寧社區』,也因為先有了『康寧社區』之規劃,爾後始衍生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路名之由來。
                    以于樞機之聲望與地位,登高一呼,社會賢達紛紛響應,籌辦『康寧社區』之計畫即如火如荼的展開。首先在內湖十四份地區購買土地,接著於民國57年2月8日舉行康寧護校開工典禮(原校區在目前捷運文湖線葫洲站附近),57年7月招收第1屆學生100名,但因校舍尚未完工,暫借內湖方濟中學教室上課,57年12月12日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准立案,校名為『台北市私立康寧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是為本校之前身。
                    首任董事長為于 斌樞機主教,繼任董事長為高思謙先生、金克明先生、于 衡先生、劉先雲先生、丁幼泉先生、王世雄先生,現任董事長為吳慶堂先生。首任校長為高炳均先生,繼任校長為賈崇言先生、吳宗文先生、魏銘新女士、劉順德先生、楊慕慈女士、邱碧如女士、楊崇森先生、單小琳女士、周談輝先生、吳文弘先生,現任校長為陳清溪先生。
                    民國80年代初期,因原校舍老舊不堪使用,修葺無效,遂在原校區北側,另擇新校地興建全新校舍,85年7月1日並奉教育部核准改制為『康寧護理專科學校』,隨即搬遷到新校區;92年8月1日奉教育部核准更名為『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104年8月1日起奉教育部核准更名為康寧大學。
                    發展進程
                    1968年(民國57年)創辦「臺北市私立康寧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初設護理科2班。
                    1996年(民國85年)奉准改制為「康寧護理專科學校」,為學界第一所醫護相關專科學校,設護理科。
                    1998年(民國87年)奉准增設幼兒保育科、資訊管理科。
                    2000年(民國89年)奉准增設企業管理科。
                    2001年(民國90年)奉准增設國際貿易科、視訊傳播科、應用外語科。
                    2003年(民國92年)奉准更名為「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2007年(民國96年)視訊傳播科奉准更名為數位影視動畫科。
                    2008年(民國97年)奉准增設老人健康管理科,並於2009年(民國98年)更名為高齡社會健康管理科。
                    2013年(民國102年)奉准增設視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