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 的相似公司

與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同樣位在台北市文山區且同是社會福利機構

收藏公司訂閱新工作
  • 公司名稱
  • 公司地區
  • 1
  •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 台北市文山區
  • 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數3300人
  • 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以「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為服務宗旨。有鑑於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超過百萬人,且有七成以上是後天因素所造成,伊甸將繼續為弱勢族群爭取權益,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推動全人關懷,讓福音與福利得以實踐。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28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二成為身心障礙者,且超過九成為第一線直接提供弱勢服務的社會工作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伊甸在全台共有19縣市超過80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及弱勢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越南胡志明市(2005)、永隆市(2005)、茶溫縣(2006)並成立海外分會。
    從伊甸創辦開始,身心障礙服務即為伊甸服務的核心,而隨著早期療育觀念與服務的推廣、身障老化及人口高齡化的趨勢,陸續將服務對象拓展至發展遲緩兒童及高齡長者。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  
    在社教宣導方面,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首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迄今仍持續透過志工活動、校園宣導進行無障礙體驗,更自2014年起每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藉著社教活動分享友善無礙的理念。
    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
    從為身障者發聲爭取權益,到進入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進而跨入國際,伊甸目前在全國超過80個服務據點,每年服務4萬個身心障礙及弱勢家庭。
  • 福利制度:
    勞保、健保、加班費、陪產檢及陪產假、育嬰假、生理假、特別休假、產假、產檢假、員工體檢、勞退提撥金、職災保險、旅遊假、員工團保、員工及眷屬住院慰問金、員工結婚補助、生育補助、員工及眷屬喪葬補助、國內、外旅遊補助、員工在職教育訓練
    • 2
    • 財團法人台灣世界展望會
    • 台北市文山區
    • 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1億1600萬元,員工數1000人
    • ▍認識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是一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六大洲、近100個國家共有3萬4,000多名工作夥伴,以夥伴關係合力服務最弱勢兒童及家庭脫離貧窮與危難,陪伴他們經歷生命的喜樂與豐盛。
      ▍關於台灣世界展望會
      1964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在台灣資源最匱乏的七○、八○年代,透過匯集海外人士的愛心捐助,展望會深入偏遠山區、離島,關懷育幼院、兒童之家、痲瘋病院、從事山地醫療等工作,服務「貧窮當中的最貧窮」。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在接受國外愛心幫助20年後,於1985年由台灣資助人、捐款人接手照顧國內孩子的需要。
      1991年,台灣愛心開始資助國外貧困兒童,以實際行動將過去長期獲得的愛心支持,接力傳遞到世界上其他有需要的角落。從接受國外愛心幫助,轉型至援助國外需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灣深耕60年,目前於全台設有4個辦事處、55個服務據點、11個政府合作案服務中心、3個學生中心、3個部落廚房、13個數位學習教室、21個青少年發展中心,範圍遍及都會區、濱海地區、山區及離島,是國內紮根最深、服務最廣的兒童關顧機構。
      目前,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全台各地約600名社工員的專業服務及深厚經驗,投入教育及營養支持、家庭發展暨社區培力、兒少保護、災害救助與家庭援助等事工,每年陪伴約4萬5,000名弱勢兒少與其家庭走過困頓,和他們一起遇見改變的希望。
      而在資助人、捐款人投入愛心下,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國外兒童資助計畫,和各國展望會合作進行中長期區域發展計畫,每年攜手逾200萬名貧困兒童及居民,共同經歷轉型性發展、邁向豐盛自立;同時藉由「飢餓三十人道救援基金」馳援天災、戰火、糧荒等人道緊急救援方案,一年幫助約1,500萬人度過生命中的難關。
      網址:http://www.worldvision.org.tw
      服務條款與政策:https://www.worldvision.org.tw/articles/category/16
      經營理念
      我們是基督的機構
      我們獻身服務貧窮
      我們尊重人的價值
      我們僅不過是管家
      我們是合作的夥伴
      我們迅速回應需求
      • 3
      • 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 台北市文山區
      • 社會福利機構,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50人
      • 「天使心家族」緣起於大提琴音樂家林照程與鋼琴家蕭雅雯的家庭。「天使心家族」獲得許多家庭和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2006年本著基督教精神正式成立為「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期待在未來透過更多社會資源與專業人士的結合,擴大對全國身心障礙者父母和家庭的服務。同時建立支持網路,創新資源提供,落實對身心障礙者家庭關懷、輔導與照顧。並倡導身心障礙者福祉,協助社會熱心大眾積極參與身心障礙者家庭服務,而能發揮深藏在你我心中的「天使心」,攜手共織一片有愛無礙的美麗天空。
        服務據點 台北總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台北服務處: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桃園服務處: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5樓之1
        台中服務處: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406號11樓之1
        台南服務處: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366號8樓之1
        高雄服務處: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597號18樓之1
        經營理念
        基於多年切身的經歷,林照程夫婦深感「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於是在2002年以這群孩子代表的意義,邀請數個身心障礙兒的家庭,組成了「天使心家族」。盼望能夠透過一個團體的結合,更多地服務身心障礙兒的家長,讓父母們在照顧孩子的路上,有一個溫暖的陪伴。 天使心家族 │ 願景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天使心家族 │ 使命 帶領愛奇兒家庭活出喜樂與盼望 帶動社會大眾創造友好氛圍
         
      • 福利制度:
        勞保、健保、週休二日、生理假、員工體檢、年節獎金、員工生日禮金、年終獎金、三節獎金、禮品、員工團保、國內旅遊、子女教育補助、員工退休規劃(包括退休金及退休後之福利等)、員工及眷屬喪葬補助、員工在職教育訓練